如何鉴别纯蜂蜜_怎样鉴别蜂蜜的纯度

  • 时间:
  • 浏览:
  • 来源:互联网

如何鉴别真假蜂蜜?

如何鉴别蜂蜜质量

1.肉眼观色浅白色质地为好.

2.取一干净玻璃杯,放少量蜂蜜,加5倍温开水充分搅拌,无沉淀物为优

3.滴入90%浓度酒精无白色絮状沉淀物,则没含饴糖.

4.含水应在17--18%左右.

一是“尝”。造假的蜂蜜口尝虽甜,但在口中回味时间短,有蔗糖的味道。而真蜂蜜有花香味,甜度大,稍微对喉部有刺激感,回味时间长。

二是“看”。真蜂蜜在气温较低时,容易呈细腻的结晶状,假蜂蜜或无结晶,或结晶呈较硬的沙砾状。从外观来看,假蜂蜜亮度差,较混浊。

三是“蘸”。用筷子插入蜜中,可以看出真蜜滴的速度慢,成丝或直线,假蜜滴的速度快,由于粘性小,不易成丝。

另外提醒想购买蜂蜜的读者,假蜂蜜一般造价低廉,卖价也会较低,因此面对低价蜂蜜,更要留心。

鉴别蜂蜜真伪的简单方法

①将蜂蜜滴于白纸上,纯正蜂蜜不会渗开,而掺有水的蜂蜜则会渐渐渗开。渗开速度越快,则掺的水分越多。②将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如系纯蜜,则铁丝拔出后十分光滑,不附有杂质。③蜂蜜兑水煮沸,冷却后滴几滴碘酒,如蜜中掺有淀粉,则会变成蓝色。

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每100克优质蜂蜜中约含水分18克、果糖39克、葡萄糖34克,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蔗糖、蛋白质、矿物质、有机酸、酶、芳香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到目前为止,蜂蜜中已经鉴定出的物质有180多种,这些物质及其含量可因蜂蜜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即使同一种类的蜂蜜也会因来自不同的地区而极少出现相同的分析结果,这主要是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性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id=85

蜂蜜质量可以从色、香、味、浓四方面去辨别:

色。真蜂蜜透光性强,颜色均匀一致;劣质蜂蜜混浊而有杂质。新蜂蜜以浅琥珀色而透明为正品。

香。真蜂蜜在采收后数月便能散发出特有的蜜香,香浓而持久,开瓶便能嗅到;或把少许蜜置于手掌,搓揉嗅之,有引人入胜的蜜香。

味。蜂蜜是清爽甘甜的,绝不刺喉。蜜加开水略加搅拌即溶化而无沉淀者为好蜜;劣质蜜不易溶化,且有沉淀。

浓。上等蜂蜜浓度高,流动慢。以一滴蜂蜜放于纸上,优质蜂蜜成珠形,不易散开;劣质蜂蜜不成珠形,容易散开。

真蜂蜜

颜色:透明或半透明色

气味:非凡的芳香味

口感:香甜可口,有粘稠糊嘴感

外形:粘稠液体,拉粘丝,不断流,低温(10度以下)可结晶

比重:是水的1.5倍,1000毫升大约1.5公斤

燃烧:燃烧彻底,极少残留粉末

暴晒:晒后变稀薄

咀嚼:结晶颗粒牙咬如酥、含之即化。

假蜂蜜

颜色:混浊、色泽鲜艳、浅黄或深黄

气味:无芳香味或有刺鼻异味

口感:味淡或甜或咸或涩,无芳香味

外形:有悬浮物或沉淀,粘度小,易断流、用勺挑呈滴状下落

比重:比水稍重,1000毫升约1.3公斤

燃烧:灰分较多,有焦炭样物残留

暴晒:无明显变化或更粘稠

咀嚼: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

质监局提供了四种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

一看:真蜂蜜呈黏稠状,挑起可见柔性长丝,不断流;假蜂蜜有悬浮物或沉淀,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凡配料表中注明蔗糖、白糖、果葡糖浆等成分,应为假蜂蜜。

二闻:真蜂蜜有淡淡的植物味的花香;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水果糖味。

三尝:真蜂蜜香甜可口,有黏稠糊嘴感和稍微淡酸味,结晶块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

四热水溶:将蜂蜜放入热水中溶化,静置3-4小时后如无沉淀发生则为纯蜜、好蜜。

掺加的蜂蜜:

1.掺入蔗糖:

在蜜源枯竭的季节,用白糖稀释成水喂蜂,分离出的蜂蜜,色泽浅,无自然蜜的花香味,细品有糖水味。以水果糖块喂蜂,分离的蜜色泽发黄有水果糖味。在人为掺入的蔗糖蜜中蜜味淡薄,回味短,糖味浓,有熬过的糖稀味,色泽深,稍久置则液表凝成韧皮;蜜液呈绞带团。掺入蔗糖的结晶蜜表面板结发硬,中间和下层用手碾有砂粒状硬物质,加热后常结成硬块沉入底部。

2.掺入淀粉:

蜂蜜中掺入淀粉则蜜液混浊不透明,蜜味淡薄,有淀粉及蔗糖味。取此种蜜适量用水稀释,溶液混浊,往往有细微的杂物悬浮,口尝有细小余物。稍置发酵变质。掺入淀粉的结晶蜜上下状态不一,下部有淀粉沉淀物,结晶粒粗细不均匀,颜色不正常,粘腻而不绵润,在手上溶化后蜜源污浊。上层较下层略好,但色泽不正常,结晶不光洁。

用化学方法是将可疑蜜2克,加净水适量稀释煮沸冷却,滴入碘液2滴,有兰、红、绿者出现即证实掺入淀粉此法详见2000版药典。

3.掺入饴糖:

饴糖即人们常说的糖稀,由淀粉类物质加工而成。其味甜,液态饴糖呈棕黄色,半透明状。掺入饴糖的蜂蜜,光泽暗淡,透明度差,蜜液混浊,色泽深,甜度低,蜜味薄。蜜液粘稠污浊,似结晶非结晶,易发酵变质,细品之有饴糖味道。久置上面有泡沫,品食有发面的酵酸味。鉴别时,取蜜一份加入等量的净水,经震荡使M充分溶解后,加入5倍95%浓度的酒精,如出现乳白色物质,则证实蜜入中有饴糖掺入。

一、看色泽:

不同花种的蜂蜜颜色不同。如向日葵蜜为琥珀色,杂花蜜的颜色一般为黄红色。

二、闻气味:

不纯的蜂蜜闻起来会有水果糖或人工香精味,掺有香料的蜜有异常香味,纯蜂蜜气味天然,有淡淡的花香。

三、尝味道:

纯蜂蜜口味醇厚,芳香甜润,入口后回味长,易结晶;不纯蜂蜜口感甜味单一,没有芳香味,有白糖水味,结晶体入口即化,有涩味,略有黏性,倒入水中很快融解。

四、看标签:

凡配料表中写有除蜂蜜以外其他成分的都不是纯蜂蜜,即使没有配料表,但商品名称带有功能或导向性的都不可能是纯蜂蜜。

五、看浓度:

抓摸袋装蜜,手感浑厚是浓度高的蜜,摇动看流速,流动慢证明浓度高。浓度高的质量要好。质量好的蜂蜜含水量少,粘稠性大,在夏季高温时不易起泡胀气发酸

质量差的蜂蜜带有苦味,涩味,酸味甚至臭味

如何鉴别纯蜂蜜

怎样辩别蜂蜜的真假

真假蜂蜜的鉴别方法大致分三类:

一:闻味 单花蜜有本植物特有的花香味,混合蜜有天然的花香味气息,假蜂蜜有的是蔗糖味,有的是香料味。

二:眼观 1.看蜜的浓度,取一根筷子插入蜜中,垂直提起,浓度高的蜂蜜往下淌的慢,粘性大可拉丝,断后可收缩成蜜球,假蜂蜜或浓度低的蜂蜜则反之,即便能拉长丝,断丝也没弹性,不会收缩成蜜珠。2.可取一滴蜂蜜滴在报纸上,浓度高的纯蜂蜜是半球状,不易浸透报纸,浓度低的或假的蜂蜜容易浸透报纸。3.取一杯水,加入少许蜂蜜,真正的蜂蜜会很快沉入杯底,不易融化,用筷子慢慢搅动时,会有丝丝连连的现象,如果是假蜜,则很快就会溶到水里。4.看结晶,蜂蜜的结晶与其植物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纯天然的蜂蜜在13--14摄氏度时容易结晶,能够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分低,浓度高,不容易变质,所以是优质蜜。结晶的纯的蜂蜜用手搓捻,手感细腻,无沙粒感,假的蜂蜜,不易结晶,或者沉淀一部分,沉淀物是硬的,不易搓碎。

三:口感,纯正天然的蜂蜜,味道甜润,略带微酸,口感绵软细腻,爽口柔和,喉感略带辣味,余味清香悠久,搀假的蜂蜜味虽甜,但夹杂着糖味或香料味道。喉感弱,而且余味淡薄短促。

总之,鉴定蜂蜜的真假,单用一种方法有可能出现某些误差,你可同时应用多种方法去鉴定一种蜂蜜,一般情况下,便可断定蜂蜜的真假。闻气味蜂蜜知识介绍: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酿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以稠如凝脂、味甜纯正、清洁无杂质、不发酵者为佳。蜂蜜的主要成分为糖类,其中60%~80%是人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主要作为营养滋补品、药用和加工蜜饯食品及酿造蜜酒之用,也可以替食糖作调味品。

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被称为“老人的牛奶”。

蜂蜜营养分析:1. 蜂蜜能改善血液的成分,促进心脑和血管功能,因此经常服用于心血管病人很有好处;

2. 蜂蜜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促使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食用蜂蜜能迅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4. 蜂蜜还有杀菌的作用,经常食用蜜糖,不仅对牙齿无妨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5. 蜂蜜能治疗中度的皮肤伤害,特别是烫伤,将蜂蜜当做皮肤伤口敷料时,细菌无法生长;

6. 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觉前口服1汤匙蜜糖(加入1杯温开水内),可以帮助尽快进入梦乡;

7. 蜂蜜还可以润肠通便。

蜂蜜补充信息:识别掺假蜂蜜:

1. 将蜂蜜滴在白纸上,如果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掺有蔗糖和水;

2. 掺有糖的蜂蜜其透明度较差,不清亮,呈混浊状,花香味亦差;

3. 将少量蜂蜜加水煮沸,冷却后滴入几滴黄酒摇匀,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或红色、紫色,说明蜂蜜中掺有淀粉类物质。

蜂蜜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老人、小孩、便秘患者、高血压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食用;

2. 不适宜糖尿病患者、脾虚泻泄及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苔厚腻者食用。

蜂蜜食疗作用:蜂蜜味甘、性平,入肺、脾、大肠经;

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功效;

用于体虚、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疼痛、鼻渊、口疮、汤火烫伤,解乌头毒。

蜂蜜食物相克:蜂蜜的营养成分比较复杂,葱蜜同食后,蜂蜜中的有机酸、酶类遇上葱中的含硫氨基酸等,会发生有害的生化反应,或产生有毒物质,刺激肠胃道而导致腹泻。

蜂蜜做法指导:1. 食用蜂蜜时用温开水冲服即可,不能用沸水冲,更不宜煎煮;

2. 蜂蜜不能盛放在金属器皿中,以免增加蜂蜜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冲,但是不能超过七十度,否则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会完全破坏!现在这个季节的蜂蜜结晶,而且结晶状态是上下一致的,除非存放蜂蜜的地方温度过高,那样蜂蜜也会出现大部分结晶!结晶的蜂蜜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是不结晶的蜂蜜肯定都是假的!

本文链接http://www.simpliq.cn/fm/3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