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蜂蜜结晶_蜂蜜结晶是什么样子

  • 时间:
  • 浏览:
  • 来源:互联网

蜂蜜块状结晶叫什么

结晶蜂蜜通常为白色固体,白色固体蜂蜜并不是指单一蜜种,而是说结晶以后颜色为白色或者淡白色的蜂蜜,这样的蜂蜜都被统称为白色蜂蜜。相互椴树蜜、苕子蜜、油菜蜜等都是白色蜂蜜的一种。

蜂蜜结晶是蜂蜜的自然变化,并不是掺糖的结果。它是一种物理变化现象,正如水结冰的变化,其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都未发生任何变化。很多人不知道蜂蜜中结晶的部分是什么,蜂蜜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是天然蜂蜜中成分含量最多的物质分子,在温度13℃左右时最容易发生结晶变化。掺入白糖或者麦芽糖的假蜜,未成熟酝酿的水蜜都不会发生结晶现象,而真正好的蜂蜜会结晶,是辨别真假蜂蜜的重要指标之一。

冬天气温低,蜂蜜容易结晶,即使是一些不易结晶的蜜种如槐花蜜、枣花蜜等,也会在冬季温度极低时,在蜂蜜表面结晶。同时,蜜种不同,蜂蜜结晶呈现的状态也不同,有的呈鱼籽或优质状,细腻,色白或微黄,用手轻捻有细腻的感触,无粗糙如砂砾的感觉,结晶物入口易化,香甜可口。

所以,当大家买到蜂蜜时,看到粘稠或透明的液体过一段时间后变成朦胧或浑浊的结晶状,千万不要感到惊讶,这是好蜂蜜的正常物理现象。

蜂蜜是人类历史上非常古老的一种食物,它是人们获取糖类的重要途径。在大家都追求健康饮食的时候,市面上就出现了许多掺假的蜂蜜,小编已经为大家找到了结晶蜂蜜叫什么蜜的答案,以及结晶的原因,希望大家都能吃到优质放心的蜂蜜。

什么是蜂蜜结晶

蜂蜜结晶是什么样的?

蜂蜜的结晶是一种自然现象。刚取出的蜂蜜,呈浓液状,气温渐低至13—15℃则出现结晶,由以前的澄清透亮液状,逐渐变为混浊,出现沉淀,最后全部或大部分成为白色的粒状体。这种状态的改变,丝毫不影响质量,但在视觉上,却给相当一部我们一种错觉:认为是蜂蜜掺糖,白色的沉淀粒状物必为白糖。持这种误解的人竟占多数。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蜂蜜往往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并不是掺糖的结果。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变化现象,像水结冰也是物理变化一样,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不易发生结晶现象,易于结晶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因此,我国蜂蜜质量标准规定蜂蜜正常状态下是“透明黏稠的液体或结晶体``

403 Forbidden

什么是蜂蜜结晶

403 Forbidden

蜂蜜结晶好还是不结晶好

我曾做了个小小的测试,不同时间取的蜜,蜂蜜的颜色,结晶度都是不同的。以下三张图片上的标签均标明了当时的取蜜时间,现将每一瓶蜜取蜜时的具体情况现状陈述如下。

图一:格子箱土蜂蜜,2018年8月1日取蜜。当时当地气温大约30度,蜂巢取出来时封盖率达95%,封盖盖壳呈白色,且向上凸起。罐装后常温保存至今已完全结晶,但从图片上可见,结晶为颗粒,砂状,犹如白砂糖。我曾看过一期关于蜂蜜的电视节目,当时有位专家说蜂蜜结晶呈砂状属假蜂蜜,是因为掺杂了大量的白糖。后来我也曾把白糖用水稀释后放入冰箱,但不管放多久糖水始终是糖水,并无结晶现象。由此可见,土蜂蜜结晶为颗粒砂状并不是像有关专家说的那样哦!但凭个人经验及图片上观察,我觉得此瓶蜂蜜继续常温保存,在夏季,蜂蜜上层会出现白色泡沫及气体。原因估计是取蜜时间过早,蜂蜜中含水量较高。

图二:格子箱土蜂蜜,2018年10月7日取蜜。当时当地气温大约20度,蜂巢取出来时封盖率达96%,70%封盖盖壳呈黄色,且向下凹陷。罐装后常温保存至今已完全结晶,且结晶状非常细腻,颜色金黄。

图三:格子箱土蜂蜜,2019年4月3日取蜜。当时当地气温大约22度,蜂巢取出来时封盖率达95%,70%封盖盖壳呈白色,且向上凸起。罐装后常温保存至今未结晶。蜂蜜呈褐色,估计是去年老蜂巢所导致!

综上所述,蜂蜜结晶与蜂蜜中葡萄糖的含量相关,蜂蜜结晶呈不同状态应与蜂蜜中水分的含量及蜜源有关。

以上只是个人经验而已,请更多的爱好者留言评论,关注,共同探讨学习!

什么是蜂蜜结晶

蜜糖结晶是怎么回事?

山里人买回的蜜容易结晶,可城里人买到的蜜却不会结晶,都说自己买的是真蜂蜜,熟真熟伪?

答案定论之前,我们得先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样不用我告诉你,你也可以明白个八九不离十了。

一、购买途径

山里人是不会去城里超市药店买蜂蜜的,他们的来路几乎都是从就近的养蜂人手里直接购买的。城里人消费的蜂蜜除了在药店超市购买外,还有就是网购(广告蜜几乎无纯蜂蜜)。

二、蜂蜜的国标定义

最新的国标(2017版)对蜂蜜的定义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将旧国标的按原料要求定义改为了按蜜源要求定义,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到底什么样的蜜才是真正的天然蜂蜜。

而且新国标还对天然蜂蜜的感观要求也进行了规定,即蜂蜜应该具有特有的滋味、气味,无异味,常温呈粘稠流体状,或部分及全部结晶…。(其他理化指标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要点,故予以忽略)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就很清楚了,山里人买的是天然酿造蜂蜜,而且在感观占符新国标对蜂蜜的定义,即闻之有自然花香味,观之有部分或全部结晶。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能结晶的蜜是纯蜂蜜,不能结晶或者很难结晶的蜜不一定100%是假蜜。

三、结晶与温度的关系

夏秋两季,当环境温度平均保持在20℃以上时,蜂蜜呈液态形式,或只有极少部分的松软结晶。秋冬两季,当环境温度平均保持在13℃~14℃时,液态的蜂蜜由下至上开始结晶,直至全部凝结成固态。

我们发现,原生成熟的蜂蜜不作任何加工处理时,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发生物理变化,感觉象有灵性似的。春末夏初时,呈松散的半结晶状态,摇动时表层有较细的白色泡沫出现,高温季节时,感观上不是很粘稠,摇动时表层有大量密集的白色泡沫且经久不散,低温季节(结晶前)则变得浓稠,严寒季节则呈紧致的全结晶固态状。

而经过浓缩加工后的蜂蜜,则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始终呈浓稠胶状的液态状,且不会结晶。接照新国标的定义及感观要求规定来理解,经过浓缩加工后的蜜就不能再称为蜂蜜了,只能叫蜂蜜产品,因为加工蜜不再有结晶的存在形态了。

四、国标的尴尬

国标适用于各行各业,凡不符合国标的产品一律是不合格产品。但是,国标在蜂蜜的界定上又是显得多么的无奈或者一展莫筹!

接照国标的理化指标来检测蜂蜜时,天然的蜂蜜竟然没有一款是合格的,而合格的全都是浓缩加工后的蜂蜜。而现实情况是,纯天然蜂蜜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是极高的,而浓缩加工后的蜂蜜已完全杀灭了蜂蜜中的核心物质~活性酶。懂得蜂蜜的人都知道,没有了活性酶的蜂蜜还要它干么呢!

天然蜂蜜,随季节变化、温差的变化、蜜源花卉的各异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在结晶、气味、颜色、浓度、口感等方面,几乎没有完全一致的两款存在。那么,作为初级农产品的蜂蜜是无法用国标去界定的,唯一适用的就是新国标的定义及感观规定。

依小编的个人建议,国标应明确将纯天然蜂蜜与浓缩加工后的蜂蜜作出明确的说明:纯天然蜂蜜应定义为初级农产品,不适用于现有国家标准。

五、结束语

城里人认为不结晶才是真蜂蜜的这一说法是来源于国标的理化指标的硬性规定,所以我认为不能加以一味的指责。

能结晶的纯天然蜂蜜,营养价值及药用功效高,价格也高;浓缩加工蜜虽然营养价值低且几乎没有药用功效,但价格低。所以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作出购买选择是无可厚非的。

(注:本文未将不易结晶的天然特殊花卉蜜种以及假冒伪劣蜜列为常规讨论范涛

本文链接http://www.simpliq.cn/fm/1205.htm